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低濁度傳感器的定期校準時間間隔并非固定值,需根據使用環(huán)境、水樣污染程度、傳感器精度要求等因素綜合確定。以下是不同場景下的具體建議,可作為參考:
一、基礎校準周期(通用場景)
對于常規(guī)應用(如飲用水監(jiān)測、純水系統(tǒng)、水質較清潔的地表水),傳感器運行環(huán)境穩(wěn)定、水樣中污染物(如顆粒物、有機物、微生物)較少時,推薦校準周期為:
3~6 個月 / 次
此時傳感器光學元件(鏡片、流通池)污染速度較慢,光源和探測器的老化程度較輕微,3~6 個月校準一次可有效抵消輕微漂移,保證測量精度(通常誤差可控制在 ±0.1 NTU 內)。
二、縮短校準周期的場景(污染較嚴重或高要求場景)
若水樣中存在較多污染物,或對測量精度要求級高(如制藥用水、電子級超純水),需縮短校準周期,具體如下:
污染較嚴重的水樣
場景:工業(yè)廢水預處理、養(yǎng)殖水、含藻類 / 微生物較多的地表水等,水樣中易形成生物膜、礦物質沉積(如鈣鎂離子結垢),會快速污染光學窗口,導致量程漂移加劇。
校準周期:1~3 個月 / 次,且需配合每周 1~2 次的光學元件清潔(避免污染物積累過多影響校準效果)。
高精度要求場景
場景:制藥行業(yè)純化水(要求濁度≤0.1 NTU)、電子級超純水(要求≤0.05 NTU)等,對測量精度的容忍度極低(誤差需≤0.01 NTU)。
校準周期:1~2 個月 / 次,且每次校準需增加 “中間點驗證"(如用 0.05 NTU、0.1 NTU 標準液驗證低濃度段精度),確保低濁度區(qū)域的測量準確性。
傳感器頻繁啟?;颦h(huán)境波動大
場景:戶外露天安裝(溫度、濕度變化劇烈)、設備頻繁開關機(如間歇性監(jiān)測設備),會加速光源(如 LED)的衰減和電路零點漂移。
校準周期:2~4 個月 / 次,同時需檢查傳感器的溫度補償功能是否正常(環(huán)境溫度波動可能導致額外誤差)。
三、延長校準周期的場景(級端清潔或低頻率使用)
若傳感器使用頻率低、環(huán)境級端清潔,可適當延長校準周期,但需滿足以下條件:
場景:實驗室備用設備(偶爾使用)、超純水儲存罐監(jiān)測(水樣幾乎無污染物)、傳感器處于低功耗待機狀態(tài)(非連續(xù)運行)。
校準周期:最長不超過6~12 個月 / 次,且每次啟用前需用標準液(如 0.5 NTU、1 NTU)快速驗證,若偏差超過允許范圍(如 ±0.05 NTU),需立即校準。
四、特殊情況:強制校準的觸發(fā)條件
除固定周期外,若出現(xiàn)以下情況,無論是否到校準時間,都需立即校準:
傳感器光學元件被明顯污染(如鏡片有可見污漬、生物膜),清潔后仍無法恢復正常讀數(shù);
測量值與標準液偏差突然增大(如 0.5 NTU 標準液讀數(shù)偏差>0.05 NTU,5 NTU 標準液偏差>0.3 NTU);
傳感器經歷維修(如更換光源、探測器、流通池)或劇烈震動、碰撞后;
長期停用(超過 3 個月)后重新啟用時。
總結
低濁度傳感器的校準間隔需靈活調整,核心原則是:污染越嚴重、精度要求越高,校準周期越短。實際應用中,建議結合日常維護記錄(如清潔頻率、偏差趨勢)動態(tài)優(yōu)化,避免因周期過長導致測量失準,或因周期過短增加不必要的維護成本。
關于我們
公司簡介公司新聞榮譽資質產品展示
水質監(jiān)測儀 常規(guī)數(shù)字傳感器 離子傳感器服務與支持
技術文章資料下載在線留言聯(lián)系我們掃碼加微信
服務熱線
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
3564226449@qq.com
Copyright ©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:冀ICP備16027114號-4
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.xml